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山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着阿瑶打趣。

    “阿姐也真是,怎么不请几个帮工来这边帮忙,非要什么都亲自下地。”阿瑶不解。

    “村中进了新的稻种,此事越要保密越好,怎能随意让别人知晓。”阿农扛着锄头,大步走在前。

    “山里田地禾苗长咯,哟哟喂。

    农人天亮要干活哟,咦哟喂。”

    阿农走在埂上唱起了僚歌。只见广阔的稻田里忽地站起许多僚人,他们本来拔着草,听到歌声便起身迎合、

    “雨水落下太阳出咯,哟哟喂

    出力才有谷满仓哟,咦哟喂。”

    “阿农那么早来下地干活了啊!”乡人向她打着招呼。

    “哎!今年稻子长得好啊!”阿农回应他们。“出去多日,懒了许久,不知道现在还做不做得动农活”阿农回身对阿瑶笑道。

    “等智先讨老婆了,你就多一个帮手了,再生下娃儿,你就在家带孙子就好了。”阿瑶打趣。

    “哟,人家可是交趾国丞相的千金,我哪里敢让她下地哟。”

    “你想想你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才没几日就被韦家老太叫着去田里插秧去了。我这个陪嫁的也得跟着一道,你也应当继承这韦家的传统嘛。”阿瑶哈哈大笑。

    “先生怎么今日那样早就教课了?”浩源急匆匆跑到先生家里,却发现两人早已把书放在一边,聊起天来。

    “是你来得太晚了。”阿顺给他铺上一块竹席。

    “讲到哪里了?”浩源满身是汗。

    “今日倒不用上什么新课,我们来说些山川地理。”张育德端做起来。

    “我倒是坐井观天久了,山外面什么情况我都不知。”浩源嬉笑着,“我最远去过便是东兰的外婆老家,还是年纪甚小的时候阿妈抱着我去了。唯一还有些记忆的便是节庆的时候同智先哥到靖西去采买年菜,那倒也是两年前的事了。”

    “阿顺迁到安德之后去过别处没有呢。”张育德转向阿顺问。

    “我就更加惭愧,连安德都快没出过。也就随舅公到山的深处抓些鸟兽。”阿顺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安德到东兰,足足三四百里路,实是够久了。”阿顺想起娘亲曾抱怨路途艰远,前往竟要两三日。

    “哈哈哈哈,浩源可知从安德到我家乡横州有多少路途?”

    “却是不知。”

    “到了邕州府还要再向东行,大约要五百余里吧。”张育德捻须微笑。

    “哇!那先生要回一趟家乡岂不是要五六日才到?”浩源惊呼。

    “这便是我想说的,从德保到田州之后,只需坐船沿江直下便可到达横州。算来两日便能到了。”

    “怎的还更快了?”浩源十分好奇。

    “想必是出了田州尽是平原阔野,坐上船之后顺风到横州便快了。”阿顺想了想。

    “阿顺聪明。桂西的山区是阻挡西南诸国的屏障,过了这片崇山峻岭一直向东遍是平原阔野,一路平坦骏马疾驰不日便可到达广府。”

    “那向北又如何呢?”阿顺问,他极想知道有关自己家乡的事情。

    “向北五百余里便是柳州府,柳州府是八桂最大的商埠,虽不比邕州地势平坦,但胜在地处交通要冲,环城有大江流经,沿江往返广府也是方便。再往北些便是桂林府。桂林府是八桂最古老的城池,掌着中原出入八桂的要冲。那里四处崇山环抱,却唯有桂林一条道通达。”

    “阿顺老家莫不就是那一带?”浩源问。

    “只是口音相似罢了,具体地方又能知晓呢。”阿顺摇摇头。

    “出了桂湘古道,便到了湖南。在往北行,绕过衡山,便是广阔的洞庭湖。”

    “便是烟波浩渺的大泽洞庭湖?”阿顺惊呼。

    “哦?阿顺从楚国史里看来的吗?”。

    “是,只知道那便原本已是楚国边远的地区,没想到出了八桂那么远,才走到那边。”

    “从岳阳往北行不远,便可从荆州过长江。过了长江换骑马匹,在平原上疾驰些许时日便可到帝京了。帝京便在黄河边上。”

    “要去一趟帝京可真不容易。”阿顺感叹。

    “从帝京贬谪到岳阳的已是极大的惩戒了,再往南便是发配犯人一般了。”张育德笑道。

    “那要是被发配到八桂来当官,岂不是丢脸丢大了?”浩源嗤嗤笑了。

    “浩源说对了。若不是在京中犯了什么事,怎么会贬谪到这边来。我朝太祖立训不杀士人,贬到八桂便是相当于斩首的刑罚了。”

    “先生说得不对,那若是把士人废成平民,再砍头,岂不是比发配要惨?”浩源边笑边狡辩。

    “既然被革了士人的身份,怎么还算是士人?那砍的便是平民一般的人物了。”阿顺替先生辩驳。

    “这边有什么不好,他们想来还不让他们来咧。”浩源心中老大不高兴。

    “师父,往西便又是什么情况?”阿顺问。

    “出了西北便是云贵高原,就到了大理国了。”张育德提到伤心处,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娘告诉我,大理国人信奉佛教,想是个平和的邦国了。”阿顺对先生说。

    怎知先生只是沉思,良久才开口道:“阿顺万不可想当然,即使是最温顺的母鸡,都会啄人。”

    说罢,张育德走出房外,独自散步去了。

    “先生似乎极不喜欢大理国。”浩源在阿顺耳边小声道。

    “怕是师父家中与大理国有什么过节。”

    “师父?你拜先生为师了?”浩源睁大眼。“我也要拜先生当师父!”

    “那你便去求师父吧,看他是否愿意收你。”

    “只是如今先生心情似乎糟糕。要说这大理国可真是雨里雾里一般,明明就在甫近,却甚少听说那边的消息。”浩源轻叹。

    “让师父在外散心吧。”阿顺望着师父远去的背影,心中有些悲凉。

    “听阿爸说要招先生到家里教书,不知道先生还回不回德保。”

    “那便是要长时间待在村子里了?”阿顺不知该是开心还是难过。

    “或许吧。又或者先生得回德保一趟,取些家什过来。”浩源右手搭着阿顺的肩膀,望向门外的远山。

    “智先哥娶亲的时候,稻子应该熟了吧。”

    “若是熟了,就叫阿妈打糍粑吃。”浩源很兴奋。

    “笨蛋,糍粑是糯米粉做的。”

    “那就蒸大米饭,天天蒸。然后你们天天到我家吃饭。”

    阿顺侧脸看了看浩源满脸的期待,似乎也闻到了浓浓的饭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