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穆桂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我从来没想过这个女将和我会扯上关系,除了祖上相同,还有什么相同?

    “她的生死是真实的,她做的事情都是事实。没有任何一件事是虚构的,至于你们说那些小说,我也不知道你们是从哪儿得知的。不过我知道,她是真实存在的。百鬼穿生,这个感觉可是不好受的。”

    宋穆公看着我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很是坚定。

    关于穆桂英的小说,是传统的章回小说,混有大量怪力乱神的情节,很多家都说她的价值不高。

    小说中没有说到过穆桂英是几岁死的。《杨家府演义》中,十二寡妇里没有穆桂英。十二寡妇是杨宣娘、满堂春、邹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杨秋菊、耿氏女、马夫人、白夫人、刘八姐、殷九娘。穆桂英在十二寡妇征西前就已经战死了,只是没有细节。不过当今看到的这个版本残缺不全。例如一方面说杨文广羽化而死,另一方面又在后面几回说杨文广飞回来重新领兵。中间衔接不上的地方很多。穆桂英之死可能就在这一缺失的段落中。

    《杨家府演义》中,杨家将的最终结局是杨怀玉杀死了一心诬害杨门忠良的丞相张茂全家,见几代皇帝因为听信奸臣的谗言。杨家在太宗、真宗、仁宗时期均差点被朝廷抄斩,因此也心灰意冷了,又怕此次杨怀玉杀人杨家会被朝廷抄斩,于是便连夜举家躲入太行山,自耕自食,从此杨家将不再出仕。

    《穆桂英》最系统的杨家将传说是各类评书。由于最早是口口相传,评书的版本很多。除了主要人物如佘太君、穆桂英等人,其他杨门女将的名字和事迹都大有出入。这类评书在解放后都经过了“整理”,去除了所谓的“封、资、修、迷信”成分。所以情节有很大的改动。当今的所谓《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等等杨门女将曲目都是解放后新编的。原本并无这些传说。所谓穆桂英五十上阵,佘太君百岁出征等等都是现代作品。

    既然宋穆公如此肯定,而且他也好像已经说出了穆桂英的真正死因。

    百鬼穿生的死法,算是很惨了。一个人的魂魄被百鬼所吞噬,那种痛处我是不敢想象的。

    恐怕对穆桂英很多人了解的,是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边关守将杨继业和他的八个儿子,在保卫边防的战争中立了赫赫战功。因此,人们一直在颂扬他们,流传了许多杨家将可歌可泣的故事。

    杨继业孙媳穆桂英曾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奸臣所谗,与佘太君辞朝归田,度过了二十年的退隐生活。

    那一年西夏藩王突然挑起暴乱,宋王朝中抵挡无人,欲启用穆桂英挂帅出征。饱经忧患的穆桂英想起宋王朝对杨家的冷淡,以及奸臣的阴谋破害,先不愿挂帅。经过她的祖母佘太君的劝勉,她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定,解除兵祸,抛弃私愤,毅然偕同她的丈夫--当年与她并肩作战的杨宗保,以及一双儿女--小将杨文广和杨金花,信心百倍地登台点将,慷慨誓师严肃军纪,驰赴战场。

    对于穆桂英,多数人对她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年纪轻轻,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剧演出那样,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创造。

    刚过门的媳妇,就敢于挑大梁,挂帅破天门阵,丈夫不服令,铁面无私挨打军棍,可晚上回帐,仍是柔情脉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正是一个好女人,柔中有刚,刚中见柔;

    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人到中年还跨上桃花马出征,风韵不减当年。在提倡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时代,如此作为,是很能激励人心的。正所谓: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蓬;

    农耕社会大家庭很讲究和谐,在天波府里男人少,寡妇一大群,却能懂得调节、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看来她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

    对于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离轨道者,就不买帐,她没有当年老令公和杨六郎那种逆来顺受,负辱忍耻的行为了。最后,杨家归隐山林,她又是积极的支持者。

    虽然立志归隐,不理朝中的政治斗争,但一旦国家需要,立刻放弃个人恩怨,率兵出征。

    每临战阵,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完成了忠节大义。

    如果这种人是我穆家前辈,我穆林就算是跪下磕三个响头也是不足为国!

    “那个盗墓贼,也是为了她来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