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名次和发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倘若说后世的大明乃是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那么。如今组建才十多年的大明内阁远远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永乐皇帝朱棣虽不如洪武帝朱元璋那么勤政。虽组建了内阁用于辅政。但内阁臣子只有赞襄之权而没有决策权。纵使在殿试的卷子上。朱棣也决不是主考官呈上什么就看什么。

    这一日。在杨荣率读卷官等送上一甲三份卷子和其余七份佳卷。并让人抬上二三甲的所有考卷之后。他却只是略读了读那几篇文章。便命内侍在二三甲卷子中取了十几份卷子。

    “人皆云治道当以道德。然道德之外亦不可无法度。昔有御史……贪横强暴。此御史乎?此廉吏乎?此沽名钓誉者乎?……拔擢骤。则人益骄矜;迁转缓。则人益蹉跎。是以百官以体察圣意为先。以安抚民心为次。是为大谬也。人皆云治道当以仁义。何谓大仁。何谓大义……”

    朱棣看着手中那份卷子。颇觉得锐气扑面而来。当念出这一句更是微微一笑。他虽不是有极好容人心性的人。但既然是殿试。中和平正的文章看多了也实在没意思。见那卷子的眉批赫然是三甲末第。他不由皱起了眉头。亲自御笔批为第三。又对杨荣等人问道:“士子讥刺时政是好事。若放在三甲。旁人还以为朕没有容人之量。此文虽说不上奇文。笔法也还稍显稚嫩。但也算得上难能可贵。夏吉……唔。这名字有些意思。”

    杨荣在下头一听。方才知道此番得了皇帝缘法的竟是今科那个最年少的贡士。别的考官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多言。他既是主考官。又是阁臣。却不得不提醒一声。

    “皇上所言极是。此子如今才刚刚年满十五。这自然还有少年激荡之气。是以下笔锋锐十足。臣当时在他旁边看他运笔如飞。文章倒着实写得不错。”

    “年方十五?”

    朱棣此时倒是讶异了。他本以为张越应是本科最年轻的。却不想居然还冒出一个更年少的士子。此时再通篇看了一遍那文章。他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会。几次拿起朱笔想要改那名次。最终还是搁下了笔。既然是他亲自简拔出来的。年轻就年轻。若是此子真扶不起来。那也是他自己没有器量才干。虚有少年神童之名。

    有了这么一份卷子在前。他之后也就是草草看了几份。或从二甲黜落三甲。或从三甲拔入二甲。万世节那份未了之卷也被他放入了二甲之中。定了三甲座次之后。他忽地想起了张越。便吩咐把那份卷子找出来。展开来看了第一张。他便微微点了点头。待看完第二张。他却是眉头紧锁。之后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紧。右手食指也不自禁地轻轻敲击着台面。

    “人云取天下以刀兵。治天下以仁义。此古今之至理。然中原常患蛮夷。历朝待之以仁义。多受其反噬;待之以斧钺。少能保一世太平。故而以中原之大。屡遭夷狄凌辱。仁义施而未得报。斧钺加而不得安。何也……雄主恩威并济。然三代而传则刀兵入库。军将解甲。故而以汉唐横扫天下之威。亦不免颓败一途……治道恒以礼法。礼法重在教化。唯天下无有刁民乎?无有赃官乎?无有逆狄乎……”

    虽然大明的天下并非朱棣打回来的。但他以靖难起家席卷天下。一举登基为帝。最最得意地就是自己的赫赫武功。昔日对上建文帝的大军时。他虽然屡遭败绩。但若是败退必亲自引兵断后。于是军士归心。因此这雄主二字可谓是搔到了他的痒处。想当初邱福北征败北。他虽然完全可以再派一员稳重大将出征。可却义无反顾的把天下丢给太子自己亲自率军北征。最终大胜而回。那时候的意气风发他至今仍铭记在心。

    他虽然自幼名师教导。但侄儿地反都能造。对圣贤之言其实并不以为然。不过是用以笼络士子。可对于那些史书之言他却一向留心。想到昔日秦皇汉武亦是赫赫武功。唐宗宋祖也曾经兵雄天下。最后那雄兵仍是化作尘土。心中难免又想到了更深的层次。

    昔日父亲洪武帝为免建文帝年幼坐不稳皇位。于是诛戮功臣。结果却如何?他如今虽重武。但太子已经失之于文弱。皇太孙朱瞻基也并不像他那样热衷武事。那今后……

    “然用兵多则国库竭。重赋税而百姓苦。故而昔汉武连年用兵匈奴远遁。百姓不苦匈奴而苦兵役赋税。人云升斗小民者不知大事。不观长远。然若无惠民则无使庶民感恩。纵长远于其何益?国朝赋税已重……”

    朱棣往下看了一些。一直都是若有所思。当看到最末用兵富民这一条时更是哑然失笑。心想果然是年少。到这上头就想当然了。不过。前头那些确实触动了他的心思。况且他此时心情甚好。也就不再计较什么其他。也不再往下看。见考卷上赫然标着二甲。他便不再调动名次。示意身旁宦官将桌案上的考卷都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