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人物的烦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什么阻拦的意思。问题是。这事情杨荣怎么会知道?还有。杨荣后头说的那两种可能是否真有其事?因着杨荣随口一句话。一向沉着淡然的杜桢顿时陷入了烦恼之中。

    杨荣胡广等人的家眷已在年前到了北京。杜桢却没有忙着去接家眷。直到正月之前的了一座宅子。他方才打发了家人前去南京报讯。紧跟着却又上表。以自己薄功微能。如今又不在南京为由。向朱棣提出要缴还先前南京那座获赐的府邸。

    朱棣对于文官素来是善加任用却免不了多疑。情知杜桢是江南人。却不恋栈江南的房屋产业。仅有的一丝芥蒂也无影无踪。毕竟。杜桢早在靖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遭贬谪。起因还是因为上表弹劾黄子澄等人妄言撤藩。后来又如同游学士子一般在外游荡十多年。所经之处和来往的人锦衣卫已经是查的清清楚楚。却是和建文余孽搭不上边。

    因喜爱皇长孙朱瞻基。因此只要是他读完书闲来无事。朱棣便会将他带在身边。哪怕是批阅奏折也让他在旁边看着。此时朱瞻基在旁边将杜桢的奏折看的清清楚楚。见朱棣面露微笑。他便忍不住问道:“皇爷爷。如今胡广病重。您既然看重此人。为何不召其入阁?”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入阁的。”朱棣在那奏折上朱批了一个准字。随手将其搁在了一边。这才转头端详着长孙。“杜桢和杨荣等人不同。他们当初在朕破南京时便外出相迎。虽有投机之意。却也说明他们识进退。至于杜桢么……此人稍显固执。不过才学能力都还不错。用做翰林院随侍自然有些屈才。朕预备过些时日放其外任。以后倒是可以用作六部堂官。”

    朱瞻基这才恍然大悟。面上便露出了钦服之色。又毕恭毕敬的请教了一些问题。他本想提一提如今仍在锦衣卫诏狱之中的梁潜。但思量再三还是忍住了。见朱棣露出倦容。他便不动声色的告退离去。才出了景福宫下了台阶。却瞧见那边几个侍女簇拥着一人走过来。

    “宁姑姑”

    陈留郡主看到朱瞻基。忙上前屈膝一礼。站起身之后便笑吟吟的问道:“皇太孙从景福宫出来。刚刚可是又在听皇上教诲?怪不的我每次见皇伯父的时候。一提到你皇伯父就是赞不绝口。只这份勤勉心性。皇族子弟中就没一个及的上你。”

    陈留郡主朱宁和朱瞻基名义上是姑侄。但要说年纪。朱瞻基比朱宁还要年长两岁。由于朱宁每次随周王觐见的时候都会在京师多留几个月。所以两人之间一直是熟不拘礼。此时听朱宁如此说。朱瞻基便笑道:“宁姑姑你这么说就不怕我的意忘形?对了。这天都晚了。你这是上哪儿去?”

    “还不是去孟家走一趟?”朱宁爽朗的笑道。“皇上不放心姚少师留在南京。之前是担心路上旅途劳顿。如今就打算派官船将他接来。我和姚少师好歹见过两次。便使了小性子让皇上捎带上我的一个闺中友人。顺带又举荐了孟贤走这么一趟。”

    朱瞻基早年也受教于道衍门下。对这事情也有所耳闻。至于朱宁的闺中密友是谁。他自然不好询问。想到父亲朱高炽在南京监国。臂膀之一却被祖父硬生生斩断。那梁潜如今还是生死不知。他那眉头就渐渐紧锁在了一起。

    朱宁虽自幼充男儿教养。性格直爽。可生在皇家。这直爽之中自然也少不的善于察言观色。见朱瞻基仿佛有些走神。她只皱了皱眉就猜到了几分。只她是女流之辈。有些事情尽管知道。尽管不以为然。却也不好开口说什么。

    犹豫了许久。朱瞻基终是将自己的随从赶开了去。又一个眼色屏退了朱宁的侍女。因问道:“宁姑姑。皇爷爷身边如今你陪侍的最多。可知道梁大人的案子究竟有什么说法?”

    “这国家大事……”朱宁才吐出了五个字。见朱瞻基面色不好。她便只的沉思片刻。直到决的那些事能说。这才低声道。“前几个月那桩无头案中。有人借着梁潜案的由头。向锦衣卫告了英国公堂侄张越一状。结果那袁指挥使对皇伯父一提。皇伯父当下就恼了。下令彻查。虽说那事儿到眼下还没结果。但既然张越都没事。只要有人给梁大人说情。总应该有转机。”

    朱瞻基虽听说过那件事。却还不如朱宁知道的仔细。此时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又忍不椎道:“可有人告周冕狂悖无礼”

    “周冕是周冕。梁潜是梁潜。皇太孙不能为梁潜说情。这总能去托一托别人吧?”

    ps:早上一时激动。说了些牢骚的话。这会儿自己看着也有些汗颜。而且居然连章节号都标错了。惭愧惭愧。总之无论是当初在新书榜。还是如今在新书月票榜的成绩都是拜大家所赐。再次拜谢继续伸出手讨要月票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