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炎帝神农故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余秋雨曾在《何谓文化》一书中深入地探讨过城市文化,其中建筑便是最为醒目的城市符号,更是一种强制性的公共审美,直接影响民众对于一座城市的喜恶。随州虽是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但对于公共审美这一块做得相当不错,几乎细致入微,就连垃圾桶的设计也显得很用心,很别致——这或许跟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有关,处于长江与淮河交汇之地,乃是名副其实的汉襄咽喉,南北兼顾,博釆群优;同时又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兼具年轻人的朝气与老年人的厚重,焉能不别具一格?

    李逍遥特意将闹钟设在了六点整,一大清早就退了房,由于住处就在老火车站附近,没走多远就到了鹿鹤市场的公交车站,等了十来分钟,终于坐上了503路公交车。

    李逍遥一直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希望能够游遍天下大好河山,再加上写作需要,索性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公交车抵达随县后,李逍遥迅速地下了车,径直朝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走了过去,随即在景区的售票窗口买了张票。

    由于现在时间尚早,又是淡季,景区内并没有其他游客。李逍遥倒也乐得清净,沿着一条柏油路步行上山,山路不算崎岖,道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好像两排绿色的屏障,颇有几分曲径通幽的意味。

    李逍遥饶有兴致地欣赏着美景,偶尔会看到一两个当地的老人家,要么背着篓子,要么拄着拐杖,甚至还有结伴而行的,彼此搀扶着,给予对方最坚定的支持。

    作为一枚悲催的单身狗,李逍遥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秉持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暗中加快了速度,不多时便踏上了九拱桥。

    中国历来有“崇九”的文化,《楚辞》中就有这样的表述:“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由于九是阳数的极数,但凡极尊之事物,都会跟九扯上关系,譬如九五之尊、九鼎、九卿等等。

    这座九拱桥也不例外,桥身有九个拱门,上面雕刻着龙翔凤舞的纹饰,古朴浑厚,深藏若虚,不禁让李逍遥想起了《周易》中的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九拱桥犹如一根纽带,横跨烈山湖两岸,连通寻根拜祖之路。远有青山环绕,千岩竞秀,近有碧波万顷,树影婆娑,湖光山色,风景这边独好!

    李逍遥不疾不徐地走过大桥,抬眼便看见一道古朴大气的大门,亦即华夏始祖门,借鉴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形制,由一个主门和两个侧门组成,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华祖”、“农宗”四个鎏金大字。

    李逍遥顿时肃然起敬,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衫,满怀虔诚之心,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紧接着就看到了一座像火一样的建筑,便是遐迩闻名的“圣火台”了。

    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后,神农氏进一步修火之利,用火烹制食物,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