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水下古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黑乎乎的东西,我想多半是我看到的罗真的头颅,不由心中一阵发寒。

    “你去哪儿了?靠我刚才差点儿就死了,跟你发信号你怎么不理我?”我怒道。

    吴聃眨了眨眼:“你给我发信号?我怎么没看见?我还奇怪你去哪儿了呢。”

    “刚才有个黑衣人也在水下,你看到没?”我追问道。

    “黑衣人?我只看水下的东西,没注意其他什么人。有人么?深更半夜的谁会来这破河潜水。”吴聃说道。

    我疑惑地端详着吴聃的神色,见他一脸淡然,好像真的没有看到刚才的黑衣人。是他没看到,还是故意不说呢?刚才那黑衣人到底什么来路?

    虽然一肚子疑问,但是我见那匣子和人头都给捞上来了,也便随着吴聃和灵狐上了岸。

    我看着那长匣子,问吴聃觉得这匣子里的漆瑟会是哪儿来的?

    吴聃将那匣子打开,于是只有三根琴弦的漆瑟便暴露在月光之下。此时,我没来由地想起凤山村祠堂,和与杨问一起去的那陈家。

    等等,陈家??

    我心中一动。凤山村祠堂那个棺材里的老太太,叫陈凤霞;我与杨问去的那一家拥有青铜人偶的古怪人家,也姓陈;这次,来天津与吴聃偶遇的这家闹鬼的人家,也姓陈!

    虽然说世上的事无巧不成书,可是这也太巧了吧?也许这几个陈姓人家本身便有密切的联系?

    我跟老赵一说,他也觉得有些道理,便说道:“你不是说自己是警察么?我听说公安系统不都有档案库什么的,你能不能去调查一下,看看姓陈的这几家人到底有没有亲戚关系或者联系什么的?”

    我点头道:“这倒是好说。我正有校友在天津市公安局,如果说查查陈连国一家,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

    商定之后,我想起刚才灵狐小幂驮上来的那颗头颅。于是我问吴聃,那颗头是罗真的么?吴聃说道:“是,不过这头竟然在水底都没被泡烂了,还真奇怪。”

    我想起刚才那头颅脸上露出的诡笑,不由有点心有余悸。瞥了那头颅一眼,却见吴聃已经用黑布给他包上了,而且捆了几道红线。

    吴聃却对那漆瑟十分有兴趣,翻来覆去看了半晌。我跟着瞥了几眼,没看出什么端倪来。但这个时候,我却突然瞥见身前的地上多出一个影子来。

    那影子就在我身后,跟我的影子重叠起来。我吓了一跳,赶紧去戳吴聃,又指了指地上的影子。

    吴聃跟我使了个眼色,于是我俩抄家伙猛地从地上跳起来,回身一瞧,却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正站在我俩身后。

    我仔细端详着那老太婆,见她花白的头发被夜风吹得凌乱,一双泛红的眸子冷冷地盯着我们,凶光四射。这老太婆衣衫褴褛,手中还提着一只破旧的麻袋。但是那一脸凶相,却让我觉得毛骨悚然。

    子牙河边儿捡垃圾的老太婆?我心中暗想道。想起徐程对这老太婆的描述,我不由有点发憷。

    “你,你什么人?”我见吴聃不说话,只好壮胆问道。

    老太婆没回我的问题,只是直勾勾地盯着我半晌,突然桀桀怪笑道:“杜家的冤魂来报仇了!!哈哈哈哈,杜家的冤魂来报仇了!!!”

    她这一阵笑声如一把针扎入我的心里,说不出的辗转难受。我皱了皱眉,正待详细询问,却见那老太婆转身便走。

    此时吴聃喊道:“老人家!您说的杜家是怎么回事?您是不是住在河北路小区附近的那位?”

    那老太婆连理都没理,拖着那麻袋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见那麻袋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装了什么。想起别人对这老太婆的描述,我不由对那麻袋做了点联想。

    吴聃拽了我一把,说道:“看什么呢?走啊。”

    我这才缓过神儿来,问道:“现在怎么办?”

    吴聃想了想,说道:“这老太婆有点意思啊。说什么杜家,好像是特意来指点我们一样。”

    一听这话,我倒也冷静下来想了想,确实,刚才那老太婆的话意味深长。

    “那这个杜家是什么意思?”我问道。

    吴聃想了想,说道:“既然这老太婆之前住在河北路那边,那她说的杜家冤魂,很可能是跟河北路鬼楼有关系。”

    “那就是陈家的闹鬼事件了?”我恍然道。

    “嗯。”吴聃说道:“要想查这方面的资料倒是不难。既然那鬼楼之前是私人庄园,住了一户有钱人,看来这人非富即贵。这种人也许会在天津当地名人志上留点什么资料。咱们去档案馆查查,应该就能找到。”

    我一听这话倒是有点道理。于是我跟吴聃带着捞上来的东西,一同回了住处。路上,我想起刚才在水下见过的异状,于是问吴聃,刚才那水下是水鬼么?

    吴聃耸耸肩,说道:“谁知道,我反正是没见过。不过那条河死的人太多,出现点水鬼也没什么奇怪。”

    回去之后,我们俩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吴聃便带着那颗水里寻找到的头颅去了罗刚家。罗刚自然千恩万谢。

    出了罗刚家,我又想起那夜救我一命的黑衣人。子牙河边的老太婆,莫名其妙的黑衣人,这让我觉得最近的事情越发扑朔迷离。

    吴聃说,也许水下找到的漆瑟跟罗真之死有联系。至于罗真怎么死的,这也得仔细查查。而陈家的事情,既然遇到了,也不能不管。反正档案馆也不算远,顺路去查查也不损失什么。

    于是我俩便去了档案馆,查找当年河北路那边是谁的私人住宅。

    档案馆里有民国时期的建筑记载,说是陈家那栋楼原来是民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教授,名叫杜书同的私人住宅。

    但是记载也只有这一点儿而已,还有几张当时别墅的照片。

    “得,不如上网查查杜书同的生平。”吴聃说道。我听罢,赶紧拿出手机上网,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杜书同,三个字。

    百度里很快出现杜书同的生平。原来这位教授是民国时期北洋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的文学教授。这位教授当时还颇有些名气,出了几本书。教授有一个女儿,叫杜横波,竟然是民国时期一个略有名气的女作家。

    这杜书同一家在文革期间死于非命。百度上仅有这一些资料。文革期间很多资料都是绝密的,百度上不可能出现相关的详细内容。

    “就这么一点?”吴聃皱眉道。

    “就这么一点。到文革这里就完全结束了。”我说道:“这怎么查下去呢?”

    吴聃想了想,指着我的手机说道:“我看这网页下面有别的链接,你点开看看。”

    我一瞧,果然在杜书同的百科词条下出现一个相关词条,看上去是一个人名:许成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