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材料决定一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年。上面标注的点由最初的6000,跳到了9000,一下子比当初提升了一半!在用红笔绘出的圆点旁边,写着一行细小的文字说明:铜互连实验室制备成功,5.19日工厂制造成功。

    郭逸铭笑了,正是这项铜互连技术,一下让他们的混合并行处理器,由图纸变为了现实。没有这项技术的出现,他们别说战胜IBM,就是想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都没有资格,现在恐怕只能眼巴巴看着IBM-PC耀武扬威,暗叹自己技不如人吧……

    他盯着那个点,一回想起当初那段难忘的日子,心中不觉就热血激荡。

    在这个点过去不远,在81年9月的时间点上,标准了一个新的红点,位于12000的数值。这个红点旁同样有着一行小字:自DEC引进CMOS制造工艺,实验室试制成功。

    这是一个分水岭。

    郭逸铭很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正是从这天起,电子研究所从闭门造车,开始大量引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这些都是真正的先进技术,不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吹嘘。正是通过与DEC的工程师们一同工作,不断进行人员交换,集成电路室的研究人员迅速消化吸收着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并如飞一般快速追赶上来。

    在此往后红点的排列,开始逐渐密集起来。这清晰地证明了集成电路室那飞一般的追赶速度:

    81年11月,元器件集成度所标注的红点,升到了18000;

    81年12月,元器件集成度达到26000;

    82年2月,元器件首次突破了40000这个关口,一跃升到了41000;

    82年5月,处理器集成度飞升至59000,在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内,将集成度提升了4倍;

    在最近的日子上,清晰地列明了82年9月,处理器集成度直接突破8万大关,直逼9万!可以说,这是电子研究所成立集成电路室以来,距离国际水平最近的一刻,仅比DEC目前最新12万元器件的集成度低了四分之一。

    虽说集成电路室的进步如此之快,绝大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和DEC处理器研究部门,进行的充分交流。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从DEC引进了完善的CMOS制造工艺,实验室的所有成果,都不过是在重复人家的实验过程。而且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实验室制备能力,真正的工业化制造水平,才缓慢爬升到4万这个很低的水平线。

    但没有他们的潜心研究,这些技术也永远只是一堆技术纸张,而不会转变为生产力。虽然曲线图上所列出的最高集成水平也才9万,但这个技术却是被他们完全吃透了,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能力。只要给他们充分的资金、技术支持和足够的耐心,以及正确的引导,郭逸铭相信他们一定会最终追上、甚至超过国外!

    这毋庸置疑!

    忆旧看今,他心头涌上一股无尽的豪情。

    郭逸铭久久地看着这张曲线图,虽然上面只有简单的几个点,然后用线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图形是如此简单,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看完。可他依然是看了又看,怎么也舍不得将视线转开。

    他的眼睛,有些微微的发胀。

    在他眼中,这张图记录着的可不是几个红点,而是科研人员们孜孜探索、不断提高的身影,是他们废寝忘食的工作场景,是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就是一座丰碑!

    他掏出手绢,轻轻地擦拭了一下眼角。

    “还去实验室吗?”舒雨菲轻声地问道。

    “不用了,我们去电磁实验室吧……”郭逸铭再次深深地看了看这张图,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集成电路实验楼。

    在电磁实验室,他们这趟没有白跑,实验室的几位负责人和他要见的几个研究员正好都在。而且他看见这群人正围在一起,观看对一份测试报告,激烈地交换着意见。

    “都在呢,正好,我正想问问你们,关于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他还没把话说完,电磁室的几个研究员们就都笑了起来。

    “郭总,你要来早了,我们还回答不上来。可你来得刚刚好,我们才刚把集成电路室制备出来的这两款芯片拿回来,正在进行测试呢!”电磁室主任耿杰笑着跟他说道。

    “真的?那可太好了!测试结果怎么样?”郭逸铭大喜过望,连忙问道。

    这可是他敲开日本市场的秘密杀手锏!

    不错,电磁实验室正在搞的,就是数字移动电话,也就后来俗称为手机的基带芯片。

    移动电话技术最早起自于军队对便携移动通讯装置的需求。到二战时,移动通讯技术已基本成型,步话机开始大量使用于战场。不过设备连同电池非常沉重,需要有一个士兵专门背负才能随部队行动,而且通话距离也很有限。

    摩托罗拉公司对移动通讯技术进行了长期的研发,力求将其变得更小、更容易携带。到42年的时候,他们研发出了一款重四公斤的移动通讯设备,也就是现在移动电话的雏形。这款早期移动电话还是很重,通讯距离也只有1.5公里,如果是在树林里,受到树木阻挡,电波传输距离更是迅速缩短到300米以内。

    但在那个时代,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移动通讯器材。

    战争对移动通讯设备的大量要求,让摩托罗拉发了大财。尝到甜头以后,摩托罗拉公司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可是受限于元器件的体积、性能,移动通讯设备缩小到一个极限以后,就再也无法进一步进行缩减。

    直到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

    摩托罗拉公司是如此专注于这一产品,在全世界都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以至于用户们都把他们生产的产品代号摩托罗拉当作了公司的名称。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只知道摩托罗拉,而不知道公司正式的名称是加尔文制造公司。再后来,摩托罗拉觉得这个无形资产不应该放弃,干脆将公司名字改成了摩托罗拉。

    半导体技术让移动电话向现代手机的方向快速发展。到73年,摩托罗拉公司终于研制成了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移动电话。

    不过由于相关技术还有许多缺陷,特别是通讯网络建设的滞后,这款移动电话仍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用,并根据使用情况不断对其改进。

    或许是为了反垄断,也或许是为移动通讯作准备,美国于75年向电信运营商彻底开放了电信市场。也在同一年,由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确立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也就是第一代G**,为移动电话商业化敞开了大门。

    随后日本迅速跟进,于79年开放了全世界第一个G**网络。

    可直到这个时候,能够真正用于商业产品的移动电话技术仍未成熟。且欧洲对美国制定标准抱着抵制态度,并于今年召开了欧洲的移动通讯会议,自己立了一套标准。

    相对于摩托罗拉研制的模拟信号移动电话技术,这套标准采用了时分数字技术,这是在计算机上已经非常成熟的一种信道通讯技术。采用时分技术以后,系统可支持的用户数量更多。而且数字语音可以有效屏蔽各种外界杂音,传输的信号更稳定,不易被破解,隐密性更高。

    可即便世界各国都做好了迎接移动电话时代到来的准备,并分别为此立法,设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但说一千道一万,由于一些技术上的难关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移动电话还依然只能存在于实验室和小规模实验阶段。

    郭逸铭就是要趁着这个时间差,迅速推出自己的移动电话。

    而在这方面,他也有着其他所有电讯制造公司,都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通过研发生产混合处理器,而积累起来的RISC精简指令处理器的研发生产能力!

    早在混合并行处理器研发成功以后,他便指令电磁实验室协同集成电路室,进行射频芯片和数字芯片的研发,并特意指定了采用精简指令架构作为芯片架构设计。

    他清楚,开发人员们也很清楚,他们在集成电路技术上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距离国际水准,还有着很大一段差距。

    出奇制胜,就成为他们可以凭仗的最大依靠。

    经过一年半的研制,这两款芯片,终于取得了成功,并真实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如何不感到欣慰。

    “测试的结果怎么样?”

    他等不及对方说明,就兴奋地从技术员手中接过测试报告,迅速地看起来。

    虽然他自己在看,但既然已经问了,电磁室主任耿杰自然还是要详细向他汇报:“目前从测试的结果来看,两款芯片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因为采用了精简架构,运算效率更高,虽然元器件集成度我们还是不如从美国带回来,摩托罗拉的产品,但实际运行效率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要说差距,主要还是我们的通讯技术还赶不上摩托罗拉几十年的积累,通讯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水平比人家略差一筹。”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是基础上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他们已经尽力了,技术上的不足,并非勤奋就能一蹴而就,可以说,他们做到了问心无愧。

    但随即,他就兴奋起来,大声说道:“不过我们因为有了郭总交付给我们六臂螺旋天线的原理图,拿到这份原理图后,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基本设计出了最佳的悬臂方案,大大提高了我们信号传输和接收的质量!

    经过我们实验,我们的天线灵敏度和接收效果,都远超过摩托罗拉!”

    他兴奋地说着,电磁实验室的一群技术人员也是喜形于色,并骄傲地拿出了一枚试制的手机天线向郭逸铭展示。

    郭逸铭接过这短小的天线,同样是满面笑容。

    和摩托罗拉如同一根鞭子似的天线相比,这枚六臂螺旋天线可以用小巧精致来形容。整根天线长不过四公分,如果安装到手机里,只会露出大约两三公分的一点长度。

    “真是太好了!”

    他由衷地赞叹道,这枚小小的六臂螺旋天线,相对于眼下的移动电话技术发展来说,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基带芯片!

    现在已经是82年了,数十年研究,各种通讯技术储备都早已准备妥。摩托罗拉更是在73年就推出了基本具有现代手机雏形的的移动电话,可为什么直到十年后的今天,还依然只能在小规模进行实验,而无法切实推向市场?

    原因很简单,就是天线技术和电池技术不过关!

    没有高灵敏的天线,手机必须不断加大信号输出与搜索,语音质量差,通话时间缩短。电池的容量不足,更是移动电话无法进入商业实际运用的最致命弱点!就拿他们从美国购买的,摩托罗拉小规模试运行的移动电话来说,电话的杂音很大,要听清对方说什么,需要放大嗓音大声喊。至于通话时间就更不值一提,一块刚刚充满电的电池,仅仅能支持电话10分钟通话就没有电了。

    这简直是笑话!

    一个通话时间只有10分钟,随时需要寻找电源的电话,能叫做移动电话?应该是叫移动座机吧!或者以它那巨大沉重的机身,干脆叫做移动板砖?在遇到坏人时,还可以用它来作为防身利器?

    而郭逸铭拿给他们的六臂螺旋天线,可谓是将螺旋天线的性能发挥到了完美境界。这种2008年才由弗吉尼亚大学研制出来的新型天线,在这时可以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发明!虽说为了制造成手机天线,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变形设计,用蚀刻的方式缠绕在天线内部,但其效能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无可匹敌的!

    有了这种天线,再加上由他亲自主导研发的超高容量手机电池,这两个新技术将为手机插上一双翅膀,让它在这个时代成为无法抗衡的王者。

    在先进的技术理念和材料科技双重搭配下,什么技术先驱,都只能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垫脚石!

    只有材料,才能真正决定一个手机时代能否、且什么时候到来!

    材料,才是一切科技能否实用化的决定性因素!

    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